2020年,湖州市將既有住宅加裝電梯這一“關鍵小事”作為市政府重點關注的民生實事,主動“想實招、解難題、加壓力”,“加梯”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得到顯著提升。截至11月底,全市累計完工25臺,正在施工64臺,公示無意見及正在設計的有12臺,已超額完成省定年度50臺的目標任務。
“宣傳+服務”提升加梯宣傳效果
“線上與線下”結合。通過固定場所集中宣傳、固定區域散發傳單,利用微信公眾號、電視、報紙、網絡進行廣泛宣傳,開展“意向業主赴杭參觀”“加裝電梯面對面咨詢”“百臺電梯集中簽約”“世界城市日”等活動,結合開竣工儀式,進一步優化宣傳模式,持續拓寬市民了解加裝電梯渠道。同時,研發推廣在線加裝APP,印發了《加裝電梯服務指南》《加裝電梯服務手冊》等宣傳資料,實現掃碼即可一鍵實現“政策宣傳、網上申請、線上解答”全覆蓋,切實做到加裝電梯從申請到落地讓群眾“零跑腿”。
“解讀與解難”同步。南潯區聘任該區遼西、朱塢等5個社區的100名熱心群眾代表擔任“電梯加裝宣傳專員”,作為協助開展電梯加裝惠民政策宣傳、擔任推動本樓道和本小區電梯加裝工作的發起,助力樓道居民增進鄰里和諧關系。通過百名宣傳專員的助推,今年11月,南潯順利舉行百臺加裝電梯集中簽約儀式,來自南潯鎮、菱湖鎮等4個鄉鎮的101臺電梯集中簽約。
“點贊與點評”并行。堅持全方位、立體式地開展加裝電梯宣傳,今年以來,各類媒體累計宣傳上百次。針對一些加裝成功的小區、單元,通過新聞媒體進行大范圍地宣傳報道,特別是組織采訪低層住戶同意簽字的單元業主正面宣傳加裝電梯重要意義。針對存在異議的加裝單元,通過“阿奇說事”“關注”等地方綜合熱門欄目,著力報道矛盾產生的原因,從客觀的角度分析利弊,有效消除業主內心的思想顧慮,營造了良好的加裝氛圍。
“基礎+拓展”提高加梯推進成效
確定“規范指南”。發布《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實施指南》《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工程技術規范》兩項標準,成為全國首個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地方標準規范,為全省乃至全國提供寶貴的湖州經驗。其中,《實施指南》詳細規定了電梯加裝的流程,明確了既有多層住宅加裝的基本條件;《技術規范》規范了加裝電梯在制造、施工、安裝等過程中的技術要求,確保加裝電梯符合安全性、適用性、經濟性和耐久性的原則。
明確“實體運作”。加裝電梯涵蓋基坑開挖、管線遷移、混凝土澆筑、鋼筋綁扎等多個不同領域工程,涉及工種多、標準不統一、管理難度大。湖州市以南潯區為試點,由城投公司組建含設計、施工、監理、安裝于一體的專業化隊伍,統一建設、監督管理,實現了勘察、設計、施工、維保一體化運作模式,解決市場上“缺乏設計、施工、電梯安裝等多種資質一體化的成熟企業”這一矛盾,優化了加梯流程,節約了加梯成本。
提供“多種選擇”。在出臺加裝電梯《實施意見》的基礎上,“分類型、分層次、分品牌”擇優推薦20余家質量信譽靠前的電梯企業,為市民提供“套餐式”總包價格清單。同時,對市民選擇備選名單的電梯,給予適當的優惠價格,在助力南潯區電梯產業的同時,為市民提供更多選擇機會。
“結合+保障”提速加梯工作進度
結合老舊小區改造推進。將加裝電梯與老舊小區改造、“污水零直排”工程統籌實施、同步推進。對接財政部門,力爭在舊改項目中加入加裝電梯專項資金;對接街道社區,最大限度對老舊小區進行排摸,篩選一批適合加裝電梯的單元;對接規劃部門及設計單位,對有條件的樓棟或單元加裝電梯,力爭做到各項施工作業“綜合只改一次”,最大限度降低二次施工帶來的影響。
統籌管線單位形成合力。積極與管線單位對接,讓管線單位提前介入,對照現場實施方案、施工圖紙,一次性解決基坑開挖、管線遷移、土方回填等問題,進一步統籌通訊、燃氣、電力等管線遷移費用,通過實現“綜合改一次”,減低企業建設成本。
提供后續維保保險途徑。在電梯加裝管理中,鼓勵引入保險機制,對乘梯人員意外傷害、電梯日常維修保養、電梯部分更新改造費用實施保險全覆蓋,為加裝電梯的后期使用提供全周期保障。同時,積極創新探索新的維保模式和檢驗檢測方式,由固定周期、固定項目向按需維保轉變,提升維保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推動形成以維保效果為導向的定價機制,營造優質優價的良性競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