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湖州市以建設“全國城市基層黨建示范市”為契機,通過實施“五個一”工程(即有一個堅強有力的基層堡壘、有一個盡職履職的小區業委會、有一個專業敬業的物業服務企業、有一支熱心公益的黨員隊伍、有一個文明和諧的小區環境),全力推進“紅色物業”創建工作。目前,湖州市共創建“紅色物業”示范小區127個,2020年小區物業費平均收繳率達80%,比上年增長8%,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區治理格局初步形成。
“漸進式”打造紅色陣地,激活紅色組織力量
通過擴大紅色覆蓋、優選紅色基因、打造紅色示范,逐步實現“紅色物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強,全力織密建強組織體系。
擴大紅色覆蓋。成立湖州市物業行業黨委,采取單建、聯建、掛靠建等方式,大力推進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全面構建“條塊結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目前,全市共建立物業企業黨支部29個,管理物業行業黨員260余人;成立小區黨支部87個,聯系黨員1965名。同時,通過“黨員回家”行動,找回“隱形黨員”“失聯黨員”55人。
優選紅色基因。建立業主委員會統一集中換屆制度,實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2020年6月起,組織全市任期已滿或即將屆滿的業委會開展集中換屆,鼓勵、支持、引導社區“兩委”班子成員、退休老干部、樓道黨小組長以及黨員業主通過法定程序進入業主委員會,充實業委會紅色基因,實現服務功能與政治功能相融合。全市完成業委會集中換屆245個,黨員比例均超50%,其中黨員比例達70%以上的有89個。
打造紅色示范。圍繞“組織強、陣地紅、隊伍優、機制活”的要求,大力推動“紅色物業”示范小區創建。全市創建示范小區127個,評選出“紅色物業”標桿小區20個。同時創新模式、構建平臺,推出了“業賬社管”“E家清”掌上平臺等多種“紅色物業”治理新模式,搭建了“紅色會客(議事)廳”“紅鄰長”“婆媽和事館”“360民情管家”“擁軍家園”等一批“紅色物業”平臺新載體,有效推動了物業黨建和社區治理的深度融合。
“鏈條式”落實紅色舉措,釋放紅色服務動能
通過立法明責任、建章明標準、考核強監督、培訓提能力等舉措推進“紅色物業”機制更順、融合更深、效果更好。
精心組織強立法。以《湖州市物業管理條例》立法為契機,將“黨建引領”原則寫入條例,明確街道(鄉鎮)將物業管理作為基層治理的重要內容,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選聘物業服務企業。同時,制定出臺《關于全面推進物業黨建提升城市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的實施意見》《關于全市業主委員會集中換屆選舉工作的指導意見》《湖州市“紅色物業”示范小區(點)創建標準》《紅色物業企業管理標準》等文件13個。
強化培訓優服務。會同湖州市委組織部召開建設系統黨建暨“紅色物業”創建推進會,并依托浙大城市學院開展“紅色物業”專題培訓。強化“紅色物業”培訓交流,積極組織街道、社區、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社會組織和相關職能部門等多方參與,湖州市、區物業主管部門與物業行業協會積極開展“紅色物業”相關培訓、調研、交流等活動12批次,參與人數達1800余人次,有效傳達“紅色物業”要求、提升“紅色物業”創建能力。
健全制度嚴管理。出臺物業企業合同履約考核、項目經理信用信息管理等辦法,將物業黨建作為企業信用評級、物業項目評優及招投標的重要依據。同時充分發揮街道(鄉鎮)屬地管理職責,實行物業企業合同履約月考核、季排名,每季度登報公布小區排名66個。2020年累計檢查小區1162個,發出整改通知1101份,督導精細化管理考核落后小區80個,發出周通報43期,小區整治取得明顯效果。
“多維度”構建聯動機制,凝聚紅色治理合力
堅持從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來破題、最棘手的難題來攻堅,針對小區停車難、住宅滲漏維修難、公共收益監管難、矛盾糾紛調處難等重點問題,以“紅色物業”構建聯動機制破解社會治理難題。
公開亮曬強監管。通過探索“業賬社管”模式、業主委員會“一考雙評”等舉措,重大事項公開商議過程、公開集體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加強對業委會履職監管,提升業委會公信力。如長興縣水木花都小區2019年開始實行“業賬社管”,成立業委會公共資金專戶,委托社區居委會統一監管,并建立“e家清”掌上平臺,居民可及時了解小區工作動態、高效便捷反饋意見建議,做到賬目清、情況清、程序清,當年物業費收繳率達95.2%,比上年提高20%。
調處和事解糾紛。發揮小區“紅管家”貼近群眾的優勢,并借助“互聯網+物業”智慧平臺,及時回應業主訴求,拓寬化解渠道,凝聚化解合力,實現“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如湖州市吳興區飛英街道余家漾社區黨委牽頭推行“智慧紅管家”,居民對小區“臟亂差”問題以“隨手拍”形式實時反饋給物業服務企業,推動問題第一時間解決;長興縣推出的“九哥工作室”被評為浙江省金牌調解室。
重點攻堅破難題。緊盯停車難、滲漏維修難、消防通道堵塞治理難等重點難點問題,打出系列民生組合拳,實現難題破解有途徑、有舉措、有成效。如2020年助推全市103臺加裝電梯落地,完成中心城區12460戶住宅滲漏維修,消除71戶“拎馬桶”現象。整合綜合執法、公安、消防等部門力量,定期開展聯合巡查執法行動,通過小區停車難集中治理,中心城區小區新增停車位4800余個,有效提升了居民對物業管理的滿意度,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