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現代數字技術與城市管理的有機融合,進一步建強“德清智慧城管”內核,加快推進環衛、市政、綠化、亮化等公用事業的管理數字化和應用智能化,全面提升縣城區公共服務能力。德清縣通過“四個一” 編織“城市管理領域數字治理一張網”,高效助推數字社會建設。
智慧環衛作業一示范
根據縣全域城市級自動駕駛與智慧出行示范區建設有關要求,正式投入運營無人駕駛特種車輛項目。落地運營以來,全天全場景零事故,運營區域機械智能化作業率提升至90%,作業效率大幅提升,有效推動縣城區環衛作業技術、精細水平提升。特別是在疫情期間,無人駕駛環衛車輛高效替代人工作業,有效切斷病毒傳播途徑,降低人員接觸帶來的感染風險,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科技支撐。
智慧公廁管控一閉環
采用“試點先行,逐步鋪開”方式,選取縣城區條件成熟的公廁,加快建設具備環保節能、智慧公眾服務、智慧運營管理等功能的智能前端設施,引入智慧化公廁管理系統,通過前端硬件智能設施對環境參數的實時讀取傳輸,依托“智慧城管平臺”終端數據集成共享展示,及時了解公廁的使用情況、環境衛生和突發事件,依“據”行事,對公廁管理人員進行合理調度,實施“一廁一策”科學管理。如對千秋廣場南、千秋廣場北、高速路口3座公廁安裝人流量計數器、人臉取紙設備及廁位引導系統等,不僅為市民如廁提供便利舒適,提高紙張的環保利用,管理人員還可掌握公廁人流信息,因“廁”施策,進一步提升環衛管理精細化和智慧化水平。
智慧市政資產一張圖
借力地理信息測繪及物探技術,打造涵蓋縣城區市政管網、排水戶、排水口、泵站等市政管網資產底數的“智慧市政資產一張圖”。通過市政大數據可視化展示、井蓋智能管理、道路積水智能預警、泵站實時監測預警等六大功能模塊的建設,助力市政設施的隱患排查,危險源監測及突發事件的應急搶險,實現傳統市政管理模式的智能化轉變,保證隱患及時發現、任務準確接受、問題及時處理。同時,通過跨部門數據融合,實時抓取水利、氣象等部門的相關數據,提高防汛工作的管理效能和預警判斷決策能力。同時,將智慧市政預警系統運用到市政防汛演練中,較以往傳統方式,科技助力的應急演練預警排險用時縮短1/3,效率明顯提升。
智慧照明管養一體化
該系統通過物聯網、地理信息等技術,對城區每個路燈控制箱安裝控制裝置,實現城區170余臺3萬余只路燈開關燈時間的遠程智能監控。同時選取舞陽街為示范道路探索路燈單燈智能管控和二維碼掃碼報修,市民發現區域內路燈不亮、毀損等情況可通過路燈桿上的二維碼一鍵式掃碼報修,方便管理人員實時掌握路燈運行狀態、照明故障等情況,實現管養一體化,切實提高城市照明管理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