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 戴健
2021年以來,湖州市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省建設廳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以全國唯一的綠色建筑和綠色金融協同發展試點為切入點,堅持產業與金融攜手、政策與標準協同、改革與創新共進,高質量探索推進了建筑業“綠色建造、綠色建筑、綠色建材”的全產業鏈綠色化發展。
用政策引路,建立制度“供給庫”
堅持用最優政策、最佳標準、最高規范,做到“三個率先”。
一是在全國率先出臺地市級《關于加快綠色建筑提質發展的意見》,涉及評優評先、金融支持等16項激勵政策,在頂層設計上做到了制度保障、綱舉目張。
二是在全國率先編制發布《湖州市綠色建筑評價導則》、《湖州市既有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技術指南》等地方標準,形成了完整的綠建實施、評價體系。
三是出臺全國首部地市級綠色金融促進條例,將綠色建筑和綠色金融協同發展納入地方立法體系,徹底激發了綠色建筑發展活力。2021年,全市共有9家企業獲得容積率獎勵面積4.85萬平方米,約合7.28億元。
強金融引導,撬動綠建“新藍?!?/b>
大力發揮金融撬板作用,先后落地“零碳建筑貸”“綠色建筑貸”等30余款產品,建成全國首個“碳中和”支行、落地全國首個“農房綠色建筑貸”、發布全省首個“碳中和”債券。2021年,全市綠色建筑貸款余額達到259.14億元,綠色建筑貸款余額同比增長74.25%,帶動全市新建綠色建筑占比達到100%,新增綠色建筑面積達到2323.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1.6%;帶動建筑業產值首次破900億元(949.1億元),省內產值同比增長15.3%,增幅排名全省第3,歷年之最。
抓高標引航,探索發展“制高點”
2021年,在全省率先開展超低能耗建筑試點,推進了“余不谷國際度假小鎮”、南太湖CBD辦公樓等3個零碳建筑示范項目,項目整體碳排放可減少92%。同時,在南太湖新區長東片區實施全域高星級建設,獲批全省首個三星級綠色生態城區,推動全市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占比達31.2%,累計獲得高星級綠建標識項目31個,建筑面積達428.15萬平方米,同比上升10倍,綠建標識數量位居全省第一,為我市在建筑領域率先實現“雙碳”目標作出有益探索。
以數字引領,提升前進“推動力”
一方面從應用端入手,綠色建筑節能低碳“碼上管”應用獲批全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數字化應用場景首批試點,實現綠色建筑碳排放“一碼管”、打造綠色應用“一碼查”、完善綠色監管“一碼看”,將數字化工作落實到了綠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各環節。
另一方面從全流程入手,作為全國首批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試點城市,在綠色建筑管理線上全流程運轉的基礎上,大力推進“綠建通”和政府采購支持綠色發展服務兩大平臺,通過申請、審核、監管等全流程的數字化運行,完成綠色建材集中采購1.235億元,做到了綠色建筑、綠色建材、綠色金融和綠色采購無縫對接,協同效率顯著提升。
下一步,湖州市將進一步加大綠色建筑和綠色金融協同發展的創新力度、改革強度、實踐深度,全力以赴勇當綠色低碳發展的探路者,為全省建設領域的綠色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